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

內湖保護區

內湖保護區


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慈濟釋昭慧究竟在吵什麼?
這塊內湖保護區的前世今生為何?
坐擁雙北五萬坪土地的慈濟為何要執意開發保護區土地?
慈濟全台變更的土地到底有多少?

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在接受建中校刊社《建中青年》專訪時,對於慈濟內湖開發園區土地變更案的「慈濟花一大筆錢買保護區的地,要改成開發,奇怪耶!」的感嘆。

春節
期間,被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在臉書上批為「不用功」、「口吐狂言以任情戕害慈濟人的善心、善念!」後,立即引發關注並引爆一場正反雙方的激烈臉書筆戰,這也再度炒熱十餘年來,這塊內湖保護區土地到底能不能變更開發的爭議話題!


據了解,事件爭端源自位於一塊廣達4.6公頃、產權單一、靠山面湖又近捷運大湖公園的內湖保護區土地。
最早是個大湖,直到大約1973年,政府因為要開闢成功路,才被業者用粗暴的推山填湖方式破壞,土地被分為南北兩塊。

之後幾經輾轉,到了1996年,這塊爭議地才被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出手花約13億元買下,當時北基地已被前一手地主──客運業者大有巴士進一步被破壞,被鋪上柏油、蓋鐵皮屋變成巴士修理廠,而南基地則是已廢棄的福祿貝爾幼稚園,之後靠著慈濟志工們的投入,北基地才一步步成為如今整齊的資源回收中心模樣,南基地雖仍然閒置,但也已被整理乾淨,之後慈濟認為只是這樣的利用並不夠,1997年起申請變更地目重啟開發。


前後17年多,該土地建設內容也一變再變,從最早的兒童醫院遭駁回,之後再變國際志工大樓卡關,如今根據釋昭慧臉書說法,又多了生產線的規晝,因為她說,「證嚴法師將整個慈濟內湖園區,規畫作為製作賑災毛毯的環保園區,並預防萬一台北市災難發生時,作為災民救援及物資集散中心。」

釋昭慧這種開發是為了行善救災的說法,與13年慈濟發言人何日生的論述如出一轍,都是為了「善經濟」。

但讓反對民眾對慈濟內湖園區開發始終不解的一大疑問就是,既然在雙北擁地至少逼近五萬坪的豐厚土地資源,為何這些「善經濟」建設計畫不能在其他正常土地上發展?

集結各界善款才取得的這塊土地,為何幫忙回復舊貌或變成生態公園就不是行善?

尤其當時慈濟基金會對此的回應更是讓人印象深刻,他說,「我們是慈善事業,不是環保團體,民眾不會接受善款這樣被使用!」


此外,去年中,台北市前副市長張金鶚拍板同意,讓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納入通盤檢討優先討論案時,民間社團也進一步追蹤發現,從1991年起,慈濟包含內湖園區,在全台已有10件土地變更案,合計變更面積高達約86公頃,而且這當中有49公頃是農地、28公頃是工業地以及8公頃是保護地。


難怪不只北市廉政委員徐嶔煌在臉書指出,順向坡、土石流、淹水以及其他業者學習跟進等疑慮,就連辭掉北市府顧問的環保律師詹順貴在這次爭議中,也站出來力挺柯文哲對慈濟的質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